当前位置: 首页养殖生猪资讯> 正文
新一轮猪周期观察(九)
发布时间:2022-10-10 09:08 来源:一凡蒂诺维奇

9月26日,二级预警如期而至。

微信图片_20221010090652.png

但是除了按照之前的节奏释放储备肉,和约谈部分恶意渲染涨价的自媒体之外,有关部门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而猪价则是从9月27号开始了连续上涨。

实话实说,调控力度是低于我的预期的,猪价的连续上涨也超过了我之前的预期,因此整个国庆假期,我都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二次育肥究竟有多少?

六月下旬至七月初的那波猪价快速上涨,发改委归因于压栏和二次育肥,随机开展了舆论引导,猪价也在七月初突破24元/公斤后迅速回调,在七月底短暂跌破20元/公斤后在21元/公斤附近震荡,猪价的表现和快速上升的出栏体重似乎印证了发改委的观点。

八月下旬猪价开启新一轮上涨之后,发改委在九月初再次召集头部养殖及屠宰企业开会,这次的会议通稿并未将涨价归因于压栏及二次育肥,但这一次,大量的自媒体和行业人员反而集体将上涨归因于二次育肥。

那么当前二次育肥真的多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九月二次育肥的量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都是增长的。同比的话,去年九月猪价处于持续下跌中且底部遥遥无期,自然没多少人敢做二次育肥。环比的话,八月全国处于极端高温天气且降温预测屡次跳票,当然也没多少人敢上二次育肥,赌腌腊季大肥行情的二育也被迫从8月延迟到9月。但是最近两年很多之前自繁自养或者专业育肥的养殖户转为做二次育诶,八月的高温天气中部分大猪提前出栏空出栏位,当前的二次育肥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补充这些缺口。

由于猪在100公斤之后,体重越大料肉比越高,造肉成本也相对越高,因此二次育肥户主要以采购标猪为主。标肥价差在八月中旬转负之后一直在继续扩大,在肥猪相对标猪越来越贵的情况下,标猪的出栏占比在逐渐下降,当前市场仍有标猪出栏的基本都是集团企业。同时作为整个行业之前二次育肥标猪最主要供应商和目前行业标猪供应量最大的牧原,在九月响应有关部门要求出台了政策,发现销售生猪用于二次育肥的,将扣除采购商保证金。虽然此举仍然不能完全杜绝出栏标猪用于二次育肥,但根据市场调研,目前牧原出栏标猪用于二次育肥的情况已经很难看见。牧原此举进一步减少了市场标猪的供应。如果二次育肥需求极高的话,在当前猪价远高于造肉成本的情况下,标猪与肥猪价差应该逐渐缩小,而非当前市场表现出的继续扩大的趋势。

同时,今年八月气温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猪的生长速度受到抑制,而九月北方气温反倒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在适宜的温度下,九月北方生猪生长速度大幅提升,九月平均日增重相比八月有10%以上的提升。因此,在出栏日龄不变、即不压栏的的情况下,九月的出栏均重就应该高于八月。但九月的出栏均重相比八月反而保持稳定,也就是平均出栏日龄反而可能是下降的。

今年仔猪出生数最低的是2月,由于当前行业出栏均重较高,因此2月出生的仔猪刚好对应9月的出栏,9月的理论供应原本就应该是全年最低,但9月屠宰量相比8月下降幅度很小,也可以说明9月出栏生猪被二育截留的并不多。

由于目前行业内进行二次育肥的多是中小养殖户,我们很难进行全局性的调研,草根调研往往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但是逻辑不会骗人,标肥价差的扩大、出栏均重的稳定和9月屠宰量的小幅下降从逻辑上否定了当前大规模二次育肥的可能性。当这并不是否认二次育肥的存在,只是规模上,可能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多。

二,八月高温的提前出栏

在《新一轮猪周期观察(八)》一文中我也提到过,由于八月份的超级高温天气及部分地区的干旱缺水,导致部分地区大体重猪提前出栏,一方面提高了八月的出栏均重,另一方面也导致九月大猪相对短缺,九月标肥价差扩大。

由于八月的提前出栏,一些养殖户空余栏位增加,但补栏仔猪无法在春节前出栏,同时还要承担冬季疫情风险,因此很多人在九月选择补栏二次育肥,但这更多的是在补充八月提前出栏造成的腌腊季大猪缺口。

三,养殖成本上升

当前玉米小麦价格处于历史高位,豆粕价格则屡创新高,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猪疫情常态化下成活率始终难有实质提升,行业成本持续提升。

在周期下行阶段,成本对价格影响较小,但是在周期上行阶段,成本上升往往能迅速的传到到终端售价上,九月份全国饲料企业集中提价了四次,也刺激了猪价的上涨。

四,需求恢复

八月份以来全国猪价与出栏量整体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显示出需求的明显恢复。九月份以来北方气温低于平均水平尤其是国庆期间的断崖式降温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猪肉消费的恢复,而屠企及经销商由于中秋备货过剩导致的国庆节前备货不足又加剧了供需矛盾,进一步刺激了猪价的上涨。

五,产能不足

上述原因也许都或多或少的刺激了近期猪价的上涨,但导致生猪价格上涨的最核心因素,还是产能相对不足。只有产能不足,才可能导致今年四月以来,生猪价格的多次超预期上涨。

也许我们需要认真回顾和反思一下去年三季度和今年春节后的超级亏损对行业产能的破坏程度,认真调研和评估一下行业产能分布的结构性变化对整体产能的影响。

有关部门也许正是认识到产能不足的问题,才在进入二级预警后并未升级调控措施。

果真如此的话,对今年四季度和明年的猪价也需要重新评估。


0
广告
广告
广告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gitesjardin.com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